首页 > 会计考试 > 正文

贵州2013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三章1-2节
2013-03-21 18:30:11   来源:翰飞会计培训(www.hanfeikj.com)   评论:0 点击:

贵州省2013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三章1-2接会计等式、复式记账的讲义。

总结:  
借贷记账法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借”表示资产的增加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表示资产的减少与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企业发生的任何交易或事项,在登记到一个(或几个)账户借方的同时,必然要同时登记到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借方账户的金额与记入贷方账户的金额相等。 
【例题53·多选题】下列账户中,期末余额在借方的有( )。  
A.“库存现金”账户 B.“财务费用”账户  
C.“生产成本”账户 D.“无形资产”账户  
【答案】ACD 
【例题54·多选题】经济业务的发生涉及资产、负债两个会计要素时,可能会引起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发生( )的变动。  
A.同增 B.同减  
C.有增有减 D.不增不减  
【答案】AB 
【例题55·判断题】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左方登记增加,右方登记减少。( )  
【答案】×  
【例题56·判断题】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借方是增加方,贷方是减少方。( )  
【答案】×  
【例题57·判断题】会计平衡式就是指“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答案】×  
【例题58·判断题】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答案】×  
【例题59·判断题】根据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结构特点,只要是资产类账户,其期末余额一定在借方。( )  
【答案】×  
【例题60·判断题】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和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  
【答案】√ 
(五)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1.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  
使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所有交易与事项在进行会计记录时,必然同时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会计科目中,这样,会计科目之间就形成了一定的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对应关系,也称作应借、应贷关系。存在着对应关系的会计科目称为对应科目。通过会计科目间的这种对应关系,可以了解每笔经济交易或事项的内容,掌握经济交易或事项的来龙去脉,检查交易与事项的处理是否合理、合法。  
例如,购买新机器记入“固定资产”科目的借方,同时因为支付了银行存款,所以记入“银行存款”科目的贷方,这样,在“固定资产”科目和“银行存款”科目之间就形成了应借、应贷的关系,即科目的对应关系。  
再如,购入原材料l000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6000元,另4000元货款暂欠。此笔业务进行会计记录时,应记入“原材料”科目的借方10 000元,同时因为支付了银行存款6 000元,所以记入“银行存款”科目的贷方6 000元,而暂欠部分的货款4 000元则记入“应付账款”科目的贷方,这样,在“原材料”科目与“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科目之间就形成了应借、应贷的对应关系,但是这种对应关系只是存在于“原材料”科目(借方科目)与“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科目(贷方科目)之间,而同为贷方科目的“银行存款”与“应付账款”之间则不存在对应关系。  

相关热词搜索:贵州 会计从业 资格考试

上一篇:贵州2013年会计证考试《会计基础》第二章2节会计科目讲解
下一篇:☆贵州2013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汇总讲义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