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所证券期货资格期待市场化改革
2014-05-09 16:51:42 来源: 评论:0 点击:
然而,“门槛”相对较高又使得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只能望而却步。
从财政部和证监会公布的2014年最新证劵、期货资格事务所的名单来看,全国拥有证劵、期货资格的事务所仅40家。
这些事务所不仅需要承担2500多家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同时还要承担全国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含拟挂牌企业)、已退市企业、拟IPO企业、发债企业(含拟发债和处于债券存续期企业)、拟发行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含拟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和处于债务融资工具存续期企业)、期货公司、基金公司、证劵公司、保险公司等所有对会计师事务所资质存在证劵、期货特许要求单位的审计工作。
然而,仅仅以这40家规模相对庞大的事务所对应为规模差异极大的客户群体服务,在体例上或许难于形成匹配,也不利于事务所的专业化分工。
历史原因催生的产物
在资本市场启动时,我国其实还存在多种行业会计制度和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并存的时期,当时全国并没有统一的会计制度。
为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上市公司鉴证报告的质量,监管部门通过行政审批程序在全国筛选了部分规模相对较大的事务所允许其从事证劵、期货业务。
然而,自2006年全国统一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出台后,事务所的执业标准已经统一,其审计对象依据的财务法规也已经统一。原有的证劵、期货行政许可随之已无存在的必要。
从法律层面看,不论规模大小,注册会计师和其所在事务所所负法律责任都是一样的。同时,注册会计师执业依赖的标准也是统一的,即执业准则。审计对象采用的会计政策也是统一的,即会计准则。
如此一来,既然注册会计师的“出身”一样,采用的标准一样,所担负的法律责任一样,如果还存在对于执行证劵、期货业务的行政许可,显然是一种“等级阶层”的划分制度,不符合公平合理原则。
如同本来一个完好的圆饼,被人为地在圆饼中划出了一个小圈。这个小圈不仅可以承接小圈内的业务,同时也能共享大圆饼上的所有业务,那么,小圈的设置实质上剥夺了小圈外的权力。
行业发展期望放权
伴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已经逐步形成。
现在的公众公司规模差异日益明显,既有航空母舰型的企业,也有袖珍型的公司;既有上市公司,也有非上市的公众公司;既有公开进行股权融资的企业,也有公开进行债务融资的企业。
这些纷繁复杂的业务对于事务所投入审计力量的要求差异也很大,有的需要投入几百人,有的则只需三五人。
同时,市场上既有与大型事务所规模相适应的客户群体,也有与小型事务所规模相适应的客户群体。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按照目前的行政许可,这些小型客户群体中的公众公司不得不寻找取得特许资格的大型事务所进行审计。这无形中限定了委托方的选择范围。
值得关注的是,在专业人才流动方面,审计上市公司几乎是每一位注册会计师的梦想。
在中国现时的环境中,只有上市公司是执行相关规章制度最为彻底的。
寻求规范的审计是每位注册会计师的追求。设定行政许可后,导致了注册会计师向有证劵、期货资格的事务所集中。行政许可导致了人才的积聚,长此以往将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会计师事务所期盼证券、期货资格审批制放权市场。改革以后,会计师事务所将会更加专注于适合自己的细分市场。
只要准入统一、监管标准一致、监管力度一致、处罚一致,事务所将会按照市场原则形成自觉的市场划分。这将更有利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评论排行
- ·贵州2013年度民营经济会...(2)
- ·财务工作你做好了么?(1)
- ·贵州省2014年专业技术资...(1)
-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