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计考试 > 正文

安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二章考点汇总讲解
2012-12-03 11:12:22   来源:翰飞会计培训(www.hanfeikj.com)   评论:0 点击:

安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二章考点汇总讲解,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第  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复习第一章
  (单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核算内容的是( )。
  A.购入原材料  B.制订下年度的财务费用开支计划
  C.向银行借款  D.生产产品领用材料
  『正确答案』B
  (单选)投资者出资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通过( )账户核算。
  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D.长期股权投资 
  『正确答案』B
  分值:15分左右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会计要素称为财务报表的要素。
  我国企业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止状态(时点)、反映财务状况
  收入、费用、利润→变动状态(时期)、反映经营成果
  会计要素既是设置会计科目的基本依据,也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构成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素,收入、费用及利润构成利润表的基本要素。
  (一)资 产
  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某项资源企业虽然不享有其所有权,但若与其所有权相关的风险或报酬能被企业所控制,也应视为企业的资产。例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承租方应将其作为资产确认。
  (2)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这是指资产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例如,企业毁损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等,预期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就不能再作为资产。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不能确认为资产。例如,企业有采购原材料的计划,因购买行为尚未发生,就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确认为资产。
  资产的确认条件:
  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大于50%小于等于95%);
  二是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资产的分类
  按照其流动性,资产通常划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1)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
  应收及预付账款是指各项债权,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等。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持有的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商品以及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2)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是指不符合流动资产定义的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
  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权投资、持有至到期的债券和其他投资。
  固定资产是指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工具器具等。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和土地使用权等。
  (二)负 债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这是负债的一个基本特征。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符合负债的定义,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2)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这是负债的一个本质特征。
  清偿方式:用现金清偿、用商品和其他资产或者通过提供劳务的方式进行清偿、举借新债、债务转为股本等。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在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 不形成负债。
  如,某企业已向银行借款,即属于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负债;同时还与银行达成了两个月后的借款意向书,该交易就不属于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应该形成企业的负债。
  负债的确认条件:
  一是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二是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负债的分类
  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不同,通常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和其他应付款等。
  长期负债是指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偿还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资产-负债)。
  股份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者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第二,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可还给所有者;
  第三,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分配。
  2.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通常由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组成。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者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资本公积包括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即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以及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主要用于弥补企业亏损或转增企业资本等方面。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
  留存收益主要包括累计计提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相关热词搜索:安徽 会计从业 资格考试

上一篇:安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一章考点汇总讲解
下一篇:安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三章考点汇总讲解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