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计考试 > 正文

河南2012《会计基础》知识考点模拟练习题一
2012-12-03 13:21:52   来源:翰飞会计培训(www.hanfeikj.com)   评论:0 点击:

河南2012《会计基础》知识考点模拟练习题一:

三、判断题(认为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写“√”;认为错误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写“×”。判断正确的得分,判断错误的扣分,不答不得分也不扣分。本类题最低为零分。每小题1分,共10)
1.资产与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更换新账簿时,如有余额,则在新账簿中的第一行摘要栏内注明“上年结转”。()
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是定期地将所有记账凭证汇总编制汇总记账凭证,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4.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并非对等的概念,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但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会计主体。()
5.实际工作中,具体到会计科目设置,一般是从会计要素出发,将会计科目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类。()
6.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的利息应全部记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7.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如果商品的成本不能可靠地计量,则不能确认相关的收入。()
8.由于商业折扣在销售发生时即已发生,企业只需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净额确认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
9.在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10.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企业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保管年限为15年。()
四、简答题(10)
1.简述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4分)
2.简述错账的更正方法及适用范围。(6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投资收益。故答案为B。 
2.【答案】B
【解析】谨慎性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当某一会计事项有多种不同方法可供选择时,企业应尽可能选择一种不会导致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故答案为B。 
3.【答案】D
【解析】制造费用属于成本类科目,预付账款属于资产类科目,利润分配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只有投资收益属于损益类科目。故答案为D。 
4.【答案】B
【解析】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40+45-20=65(万元),因此,B选项正确。 
5.【答案】C
【解析】试算平衡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发现全部记账过程中的错误和遗漏,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方的平衡关系。如A、B、D三项中的情况,均不会影响借贷方的平衡,因此通过试算平衡的方法无法检查出来。只有C中的情况,会影响借贷方的平衡,能通过试算平衡的方法检查。故答案为C。 
6.【答案】B
【解析】有关账户之间的应借应贷关系叫做账户的对应关系。故答案为B。 
7.【答案】C
【解析】会计科目的使用是否正确属于记账凭证审核的内容,不属于原始凭证审核的内容。故答案为C。 
8.【答案】C
【解析】收款凭证是用于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款业务的会计凭证,付款凭证是用于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付款业务的会计凭证,转账凭证是用于记录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业务的会计凭证。累计凭证属于原始凭证的一种,不属于记账凭证。故答案为C。 
9.【答案】A
【解析】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的核对属于账实核对,故答案为A。 
10.【答案】B
【解析】对应收账款进行清查,主要是和债务单位进行对账,所以应采用函证法。故答案为B。
11.【答案】A
【解析】存货发出成本=50×1 000+50×1 050=102 500(元),故答案为A。 
12.【答案】D
【解析】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其成本。故答案为D。 
13.【答案】B
【解析】福利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应计人“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故答案为B。 
14.【答案】D
【解析】实际收款金额=10 000+1 700-10 000×1%=11 600(元),故答案为D。 
15.【答案】C
【解析】应付现金股利通过“应付股利”科目核算;应付管理人员工资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应付购人材料款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只有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故答案为 C。 
16.【答案】C
【解析】股份有限公司溢价发行股票时,实际收到的款项超过股票面值总额的数额,作为股本溢价,计入“资本公积”科目进行核算。故答案为C。 
17.【答案】A
【解析】法定盈余公积可以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股本)、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故答案为A。 
18.【答案】C
【解析】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支付的罚款支出应当作为营业外支出进行核算。故答案为C。 
19.【答案】A
【解析】收票人如果发现支票填写不全,可以补记,但不能涂改。故答案为A。 
20.【答案】B
【解析】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属于长期负债,应收账款属于流动资产,只有应交税费属于流动负债。故答案为B。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解析】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有七种: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故答案为A、B、C、D。 
2.【答案】ABD
【解析】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具有下列基本特征:(1)资产是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2)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4)资产必须能够用货币来计量其价值。选项C中所指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是负债的特征。故答案为A、B、D。 
3.【答案】BC
【解析】记账凭证没有错误,但账簿记录有数字错误应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所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应采用补充登记法进行更正;此外,因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有错误而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以及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所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应采用红字更正法进行更正。故答案为B、C。 
4.【答案】ABCD
【解析】参见教材现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中有关现金保管制度的规定。 
5.【答案】ABCD
【解析】银行存款账户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四类。故答案为A、B、C、D。 
6.【答案】ABCD
【解析】工业企业外购存货入账价值包括买价、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以及购人物资应负担的税金。故答案为A、B、C、D。 
7.【答案】BD
【解析】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均为加速折旧法,其特点是固定资产使用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能使企业在较短时间内收回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故答案为B、D。 
8.【答案】AB
【解析】生产工人的工资计入产品成本,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车问管理人员的工资,先记人“制造费用”账户,然后按一定的方法分配记人相关产品成本中;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不记人产品成本,应分别记入“管理费用”、“在建工程”账户的借方。故答案为A、B。 
9.【答案】ABCD
【解析】应收账款的人账价值包括: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价款、增值税,以及代购货方垫付的包装物、运杂费等。故答案为A、B、C、D。 
10.【答案】AB
【解析】已计人投资收益的国债利息收入和未超过五年的未弥补的亏损属于纳税调整减少额,需调整减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已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但已计入当期费用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和支付并且计人当期费用的各种税收滞纳金属于纳税调整增加额,需调整增加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故答案为A、B。 
三、判断题 
1.【答案】×
【解析】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 
2.【答案】√
【解析】更换新账簿时,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相互衔接,应把上年度的年末余额,记入新账的第一行,并在摘要栏内注明“上年结转”或“年初余额”字样。 
3.【答案】×
【解析】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是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它的主要特点是定期地将所有记账凭证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4.【答案】×
【解析】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并非对等的概念,法律主体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5.【答案】×
【解析】实际工作中,具体设置会计科目时,一般将收入、费用类归集为损益类科目,将利润类归集到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将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单独归集为成本类科目,金融企业还设置有共同类科目。因此,会计科目可以分为资产、负债、共同、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六大类。 
6.【答案】×
【解析】按照有关制度的规定,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中符合资本化要求的,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应借记“在建工程”账户。长期借款的利息如果不符合资本化的条件,则该利息费用应该记人财务费用中。 
7.【答案】√
【解析】按照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与同一项销售有关的收入与成本应在同一会计期间予以确认。如果成本不能可靠计量,相关的收入就不能确认。 
8.【答案】√
【解析】这一表述符合商业折扣的相关会计处理原则。 
9.【答案】√
【解析】在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应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对其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0.【答案】×
【解析】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企业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保管年限为五年。
四、简答题 
1.答:企业发生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时,需要对支出的性质进行分析,确定这些支出应该资本化还是费用化,并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核算。 
企业发生的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如果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则这些后续支出应予以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但增计后的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企业发生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如果不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即不符合资本化的条件,则应予以费用化,即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固定资产的大修理、中小修理等维护性支出,就属于这种情况。 
2.答:(1)划线更正法,适用范围:编制的记账凭证没有错误,而是在登记账簿时发生错误,导致账簿记录的错误。 
(2)红字冲销法,适用范围:编制的记账凭证会计科目错误或者方向错误而导致账簿记录的错误;编制的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和方向没有错误,所记金额大于应记的金额,导致账簿记录的错误。 
(3)补充登记法,适用范围:编制的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和方向没有错误,所填金额小于应记的金额,导致账簿记录的错误。 

相关热词搜索:河南 2012 会计

上一篇:安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第五章考点汇总讲解
下一篇:河南2012《会计基础》知识考点模拟练习题二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