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旅费报销你应该了解的核心知识点和10大注意事项
2020-11-18 14:05:37 来源:贵阳翰飞会计培训 评论:0 点击:
一、差旅费的概率和包含的内容: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公务出差所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等费用支出。
一、差旅费的概率和包含的内容: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公务出差所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等费用支出。

差旅费究竟都包括哪些内容?
一般情况下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公务出差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市内交通费、车辆费用等。
相关知识
对应的银行存款现金流量应选择“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现金支付的其他费用”,确保 与经济事项相符。
入账原始凭证
入账时应提供差旅费报销单、金额较大提供签报、差旅费明细表、与出差相关的发票;涉及授权审批的,还应提供相关审批文件。
二、差旅费中涉及到的增值税问题
(一)交通费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规定,从2019年4月1日起,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其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1)取得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为发票上注明的税额;
(2)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的,为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进项税额:
航空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价+燃油附加费)÷(1+9%)×9%
(3)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铁路车票的,为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的进项税额:
铁路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9%)×9%
(4)取得注明旅客身份信息的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进项税额:
公路、水路等其他旅客运输进项税额=票面金额÷(1+3%)×3%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报销的外单位员工差旅费,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上注明的购买方“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等信息,应当与实际抵扣税款的纳税人一致,否则不予抵扣。并且纳税人允许抵扣的国内旅客运输服务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2019年4月1日及以后实际发生,并取得合法有效增值税扣税凭证注明的或依据其计算的增值税税额。
(二)车辆费用
如果出差驾驶车辆属于企业所有的,出差途中发生的车辆费用,直接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即可;如果是租用租车公司的汽车,租赁费和按租赁合同约定承担的费用,直接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三)住宿费
对于住宿费企业财务人员需要关注住宿费发票的开具是否正确,虽然差旅费中的住宿费在形式上都满足了税法关于进项税额抵扣的规定,但是如果存在以下情况还是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1.属于职工福利性质范畴的,比如报销的员工旅游、探亲等情况下的住宿费;
2.员工或股东个人消费的;
3.属于交际应酬给予客户等报销的;
4.企业免税项目或简易计税项目编制人员出差发生的等。
(四)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1.涉及到差旅费补贴的个人所得税规定有:
(1)《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国税发(1994)089号)下列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税:
①独生子女补贴;
②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
③托儿补助费;
④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2)《关于误餐补助范围确定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5)82号)国税发(1994)089号文件规定不征税的误餐补助,是指按财政部门规定,个人因公在城区、郊区工作,不能在工作单位或返回就餐,确实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据实际就餐顿数,按规定的标准领取的误餐费。一些单位以误餐补助名义发给职工的补贴、津贴,应当并入工资、薪金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
2. 出差补助企业所得税规定
企业所得税方面,出差补助在实务中主要问题是出差补助是否需要发票以及报销标准。目前各省市对差旅补助的规定不一致,有的省市参照行政事业单位的标准,有的省市政策比较到位有较明确规定,有的省市可以由企业自行制定合理的差旅费管理办法,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有的省市要求提供票据。建议企业具体参照各省市税务机关的政策规定。
三、 差旅费报销的会计分录(出差前已向单位预借差旅费的)
借:管理费用(实际发生的差旅费)
贷:其他应收款(出差前预借的款项)
借或贷:库存现金(预支和实际发生的差额)
解释
1、出差人员出差前预借差旅费时,此时尚未出差,费用没有发生,只是出差人员欠了单位一笔钱,属于单位的一项债权,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债权(资产)增加记入借方。
借:其他应收款一XX职工
贷:库存现金
2、出差报销时,差旅费用已经发生,差旅费一般列入管理费用 ,费用增加记入借方。报销时单位收回原借支余款或者补付了出差人员垫付的差额,表示原借支款已经结清,即单位应收个人的款项已经收回,故记入“其他应收款”账户的借方,示资产减少。
四、差旅费审核必须注意的8个要点
1、审核出差报销是否”先斩后奏” :要注意是否有经过授权批准的出差申请表,如果没有,除非特别审批方可报销。
2、审核出差标准是否”避实就虚”: 如有的单位对出差标准规定早餐30元,中餐及晚餐各80 元,一天不超过190元。如果报销人员拿来一张晚餐 150元的发票。从表面上看这项报销没有超过一天的金额,但是针对一餐而言,就是超标了。
3、审核报销附件是否"充分完整”: 如酒店发票的后面,需要附上明细清单。明细清单上可以更清楚地列明,企业与个人各承担哪些费用。有的企业规定,饮用酒店小冰箱里的饮料,费用由个人承担,通过报销清单则会一清二楚。
4、审核费用流程是否“有序进行”: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差旅费报销审批的流程,一般的流程应是费用报销申请单由部负责人审批,然后由财会部门审核,如果符合报销要求且在部门负责人审批范围之内,则进入付款流程。如果还需更高权限审批人审批,再由该审批人审批签字。
实践中需要注意,有的报销人员直接把费用报销单递交到最高权限审批人那里,签字后再来找 部门负责人及财会部门审核。如果财会部门审核认为其中有的单据不符合报销规定要剔除, 报销人员可能将“领导都批过了,你有什么权力不给报”作挡箭牌,从而导致同事之间的关系紧张。
5、审核是否"预付在先”: 如果有预付款情况,需要及时冲账处理,否则这笔预付款一直挂在账上,也说明在财务管理上做得不到位。
6、审核花费是否”铺张浪费” :会计人员需要关注报销人员的实际报销凭证金额是否超标,是否私自购买礼品赠送客户或私自招待客户,是否不按规定线路而绕路游山玩水等。超过企业负担的标准,相关报销费用由个人自理。
7、对差旅费用应”总额控制”及“明细核算”相结合:在审核差旅费时,不仅要检查本次将要报销的费用,还要留心检查实际本年累计发生的费用及本月的预测数。如果突破预算,则要 提醒部门负责人加强出差管控。对于经常出差的部门(如销售部门])还要追踪到每个人的累计实际及累计预算金额,以便企业所投入的费用能与销售员产出的订单、新增的客户以及销售额相比较。
8、对出差补贴、费用包干应”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企业规定了在出差期间给予一定金额 的包括差旅费津贴(一般参照当地财政部i ]指定的公务员差旅补贴标准)、误餐补助,符合《国 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 89号)及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误餐补助范围确定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5] 82号)的规 定,不需考虑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如果公司制度规定住宿费用包干, 超支不予报销、节约给予奖励的办法或员工以私家车为公司出差报销相应燃油费的情况,那对于节约奖励等部分还要计入报销人的工薪所得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实务中怀是所有企业都能执行到位,但至少应清楚其中的一些涉税风险。
如果你对差旅费相关账务处理事宜还有什么疑问,您也可以加入贵阳会计实操培训班联系我们一起来交流!!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贵州2013年度民营经济会...(2)
- ·财务工作你做好了么?(1)
- ·贵州省2014年专业技术资...(1)
-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