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申报,偷逃企业所得税
2013-11-07 11:51:51 来源:www.hanfeikj.com 评论:0 点击:
案例为税务部门对A市煤矿运销公司进行所得税缴纳情况进行检查时,通过对纳税人账簿和会计凭证检查时发现问题的有关税务处理情况;
一:基本情况
A市煤矿运销公司属国有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公司2012年销售收入为382.2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50万元,进项税额35万元,应纳税额15万元,已纳税额15万元,利润总额-28.4万元,应纳所得税-12.9万元,预缴所得税1.1万元。市国税局稽查局在对该公司2012年所得税缴纳情况进行检查时,通过对纳税人账簿和会计凭证的审核,发现存在问题。
二:案例分析及税务处理
1、该单位2005年预提应上缴的管理费用6万元,其财务处理是: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预提费用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企业和分支机构支付给总机构的管理费用,应当提供总机构出具的有税务部门审定的管理费汇集范围、金额、分配依据和方法等证明文件,经主管税务机构审核后准予扣除,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当税务稽查人员要求企业提供有关文件或证明材料时,企业未能提供总机构出具的税务机构审定的管理费用汇集范围、金额、分配依据等证明,故不允许税前列支,应调增应纳所得税额6万元。
2、该单位2005年采用预提方法提取应上缴的发展基金和计划费分别为28万元和7万元。其财务处理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预提费用
财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收取和教你的各种价外基金(资金、附加)和收费征免所得税等几个政策问题的通知》第一条规定:企业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其他单位交纳的各种价外基金(资金、附加)和收费除国务院或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明确规定允许企业在税前扣除的项目外,一律不得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该通知第一条还规定:企业收取和交纳的各种价内基金或收费,属于国务院和财政部批准,或国务院、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按规定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内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并允许企业在计算交纳企业所得税时做税前咯除。除上述规定者外,其他各种价内基金(资金、附加)和收费,不得税前扣除,必须依法计征企业所得税。该单位预提发展基金和计划费,不符合上述规定,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35万元。
3、该单位2005年计提职工工资35万元,职工福利费4.9万元。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计税中工作的人均月扣除最高限额调整为800元。该公司2005年的计税工资标准为28.8万元,应提取职工福利费40320元,则该公司多列工作费用62000元,多列支职工福利费8680元,合计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0680万元。
4、在检查该公司固定资产账户时,发现该单位以固定资产别克小轿车抵减短期借款25万元。该车原值25万元,已提折旧费5万元。企业财务处理为:
借:短期借款 250000
贷:固定资产--汽车 250000
借:累计折旧 5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0000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营业税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规定:“单位和个体经营者销售自己使用过的游艇、摩托车和应征消费税的汽车,无论消费者是否属于一般纳税人,一律按简易办法依照百分之6的征收率计提缴纳增值税,并且不得开具专用发票。”该单位应计提缴纳增值税15000元。该笔业务的正确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0000
累计折旧 50000
贷:固定资产 250000
借:短期借款 25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35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5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35000
贷:营业外收入 35000
因此,该公司应在补缴增值税15000元的同时,调整应纳税所得额35000元。
上述4项合计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15680元,该单位2005年申报应纳税所得额为-129000元,已预缴所得税11000元,调整后的应纳所得额为386680元。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如果企业多报亏损,经主管税务机关检查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补缴企业所得税127604.4元,增值税15000元,合计142604.4元。
该公司进行虚假申报、多列支费用、少计提销售固定资产销项税,属偷税行为。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责令该公司补缴企业所得税127604.4元,补缴增值税15000元,并处以所偷税款1倍罚款,补罚合计285208.8元。
阅读本文你可能还喜欢:利用两套账,隐匿收入偷税税务案例处理

阅读本文你可能还喜欢:利用两套账,隐匿收入偷税税务案例处理

上一篇:倒卖材料库入小金库漏缴所得税税务处理案例
下一篇:虚设产成品账户,调节利润税务处理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贵州2013年度民营经济会...(2)
- ·财务工作你做好了么?(1)
- ·贵州省2014年专业技术资...(1)
-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1)